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制度?

2021-3-22

十四五规划明确的提出了新一期的发展方向,其中个人养老金制度颇受大家的关注,更是登上了热搜。

图片1.png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制度?

官方的说法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简单的说,就是政府鼓励个人将工资一部分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个账户里的金额,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积累养老金资产。

这么听上去就是自己存钱到一个官方管理的账户,给自己退休后花。

那和现在的社保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呢?跟自己存钱区别也不大,有什么优势吗?其实很有优势:

1、能享受税收优惠

存入官方管理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在工作期间按期向账户缴款,国家对一定额度的缴费给予税收优惠,在个人应税收入中予以扣除,这部分缴费暂时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鼓励我们年轻的时候,每个月固定给自己存一笔养老钱,这个钱有专业团队帮我们去投资赚取收益,并且把钱存入这个养老金账户还能让我们少交点个税。

2、实现专款专用

个人养老账户采取的自愿原则,愿意开通就开,但是这个账户一旦存入了钱,就只能够等到退休年纪才能够领取使用。

平时自己存钱,虽然一再叮嘱和强迫自己千万不要动了养老钱,但是很难保证这笔钱会不会被挪用,可是个人养老账户自带的强制属性,就能够保证金额不被挪用,实现了专款专用的。

3、有利于积累养老财富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65%是房产等非金融资产、仅有35%是金融资产(存款、股票、基金、保险、养老金等)。而在金融资产中,大部分为银行存款,而且绝大部分是低于一年期的银行存款。

而个人养老账户可以把部分银行存款转入,之后将资金投入官方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并且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是退休后才能领取,里面的资金可以做长期投资,一定程度上收益会比自己存钱更高。

为什么要推出个人养老制度?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政府主导,保基本;

第二支柱是企业(职业)年金,用人单位主导,提待遇,也能帮助用人单位吸引人才;

第三支柱以个人主导,工作时有一部分钱税前缴纳,退休领取的时候再征税。这三个支柱共同支持养老。”

同时,越来越多人选择灵活就业。这部分群体没有明确的雇主,在如何保障这部分群体的养老权益方面,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被寄予厚望。

针对不少职工关心的买了税延养老保险,退休时能领多少钱,银保监会曾算过一笔账:

假设参保人从30岁开始参加,每月拿出1000元投保,产品保证收益率是3.5%,等60岁退休时,缴纳保费36万元,账户价值61.8万元。通过精算,一个月可以领到2746元。

目前,税延养老保险存在不方便参与、流程繁琐、计算复杂等问题。“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思路。”

养老金

人社部介绍,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产品,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社保+商保的养老时代要来了。

有的人就会疑惑,既然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都已经基本完善了,加大力度覆盖更大的范围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推出第三层次呢?

根本原因是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现在的养老形势其实已经非常严峻,只不过大多数人尚未到退休年龄,还感受不到这种危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领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养老金支出将大幅增长。

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2.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7%,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1.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8%。

我国不仅进入了老年时代,还进入了长寿时代, 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余寿已经超过20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而且未来的人均寿命还会延长。

按照当前的养老金制度,现在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一部分支付给现在的老年人养老,另一部分则积累起来用于自己以后养老。

老了之后人人都需要用钱,怎样保证自己退休后不干活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是广大职工年轻时就应该考虑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会出现变化。仅仅依靠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来保障晚年生活,可能远远不够。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