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付还是自费?什么区别?一文教你看懂医保报销单!
2023-7-25
恰逢周末,保妹早早就出了门,今天她又了一个新身份——虹富市医院的一名志愿者。
上岗还没多久,保妹就看到罗阿姨带着花镜,对着一摞收费票据满脸愁容,保妹立刻上前询问。
PS:由于各地医保政策存在差异,文中医疗门诊收费票据上的部分项目可能和其他地区无法做到一一对应,仅供参考~大家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还对自己的门诊收费票据中的某些项目存有不解的,可以咨询当地的医院或者医保部门。
备注栏这里标注的是本次门诊诊疗费、材料费和医药费等收费项目的报销等级。首先咱们看项目明细这部分。
【全自付】就是完全自费的,医保不予报销,这张票里面,左边第一个就属于这类。
【有自付】就是个人先负担一部分费用,剩余部分医保基金按比例报销,左边第二个就是有自付的。
【无自付】就是医保基金按比例全额报销,右边第一个就是。
个人支付部分,这部分的钱是花的自己的钱。
比如一瓶价格为100元的药品属于【有自付】药品,如果自费的比例为10%,则自己要承担10元,这就属于自付二。
通俗点说,它包括三部分:起付线以下的部分,封顶线以上的部分,以及起付线和封顶线中间、扣除了【自付二】之后,医保按比例报销之后需要个人承担的部分。
比如,这次看病前,已经过了起付线还没到封顶线,报销比例是70%,【有自付】部分扣除自费后是90元,和【无自付】部分费用是100元,那么【自付一】的费用就是(90+100)*(1-70%)=57元。
罗阿姨回到家之后又研究了好一会儿报销单,发现除了看自己花多少钱的部分能看懂,其他的都不是很明白。于是罗阿姨联系了保妹,两人约了见面详谈。
总结一下
看病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合计(医保报销之外的部分)=其他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其他支付+个人账户支付+个人现金支付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