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的时候,什么情况有补偿,有多少补偿?

2022-1-25

01哪些职场时期会涉及到补偿与赔偿

首先,我们从职场里的身份来算,看看哪些阶段会涉及到支付问题。

1、实习期

实习期和试用期不一样。实习期员工一般没有拿到毕业证,只是在用人单位见习、实习,与用人单位还不是劳动关系,属于非正式雇用的劳工。

二者之间问题的解决依据难以援引《劳动法》,所以也不太会涉及到赔偿问题。

2、 试用期

试用期开始就不一样了,看过之前推送的朋友应该已经比较了解了。

一般来说,试用期被辞退,假如用人单位是合法辞退,也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工作不满6个月需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假如用人单位是违法辞退,需要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双倍也就是1个月工资。

总结来说,试用期内被辞退,劳动者是可以得到1月左右工资的补偿金或者赔偿金。

3、转正后

成为正式员工后,大家都明白了,离职时,是一定会涉及到经济问题的。区别只是,这个情况所适用的理由、法律条款以及金额。我们分别来看。

02赔偿金与补偿金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虽然都是赔钱,但它们是两个概念,对应着不同的情况,适用着不同的条款。

1、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指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一般我们说的N+1,大部分是指的补偿金。

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jpg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但劳动者不愿意续签的。

2、由于劳动者的过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所述,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png

2、经济赔偿金:

而赔偿金,是指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等原因下,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需要按照补偿金标准的 2 倍进行的赔偿。

3.png

4.png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离职时,会要涉及到的情况,叫做「待通知金」。「待通知金」指的是用人单位未提前30天通知正式员工离职,而进行的经济补偿。但不意味着没有提前30天的都有这部分补偿。只有存在医疗期满解除、不胜任工作解除、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履行解除时,企业又未提前30天通知的情况下,才能要求支付代通知金。

离职时的情景远比这要复杂的多,什么情况下需要给予补偿金,什么情况下给予赔偿金,我们也会在这个系列的文章里,慢慢拆分来给大家分享。

5.png

03N+1具体是怎么算

对于N+1我们一直以来有一个误解,那就是N的计算方法,是一个月税前工资乘以在职的年份,无论工资多少,都按一个月算。其实这样说法是不严谨的,关于N的计算,有两个细节需要考虑。

第一点是,它的标准不是按照合同上所写的金额,也不是按上个月的税前工资,而是根据过往12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有些人劳动合同上的工资特别低,但在公司好几年了,中间薪酬进行了增长,再按几年前的标准来给经济补偿,是不合理的。但有些人可能刚刚进行涨薪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也不太妥当,所以劳动法就规定,按照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点是,这个N也是有上限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很多朋友会问,这里的 3 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从没有在过往的案例与语言环境中听到。为此,我专门咨询了资深薪酬HR,得到了如下的回复:

打个比方,北京今年的社平工资三倍是 37839,那么——

6.jpg

A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是28937,低于37839,那么A员工在N上的计算标准就是28937,N是1年,所以,补偿金N的部分就是28937*1。

B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是42123,高于37839,那么B员工在N上的计算标准就是社平工资三倍37839,N是1年,所以补偿金N的部分就是37839*1。

说白了,你的工资平均数即使是10万,给你N部分的标准也就是37839,然后乘以年限。同时,这个社平工资,每年还会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而变化。所以我们看到N的标准,其实是不同的。但这个限制,其实更主要的是针对“高月薪”人群。

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有观点认为,对于部分高端劳动者,工资收入较高,谈判能力较强,在劳动关系中并不总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完全适用经济补偿的规定,用人单位负担太重,也体现不出经济补偿的性质特点。

考虑到我们还没有将劳动者区分成不同群体,来制定不同法律的先例,在立法上也较难处理,因此《劳动合同法》主要对高端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部分进行了限制,这才有了我们前文提到的计算方法。 

再看我们提到的N+1里“1”的部分。所谓N+1的1,就是员工离职月前一个月的应付工资(税前),不受社平工资的限制,是多少就是多少。如果有特殊的,比如上个月正好发了年终奖或者季度性提成,那是要减掉的。所以,所谓的N+1,对于工资没有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人来说,就是过往12月的月平均工资,再加上你上个月的税前工资收入。对于超过3倍的人来说,不管工资多少,N部分的标准都是社平的3倍,再加上个月的税前工资收入。

还有一个小小的知识点,N的部分要进行扣税,但+1的部分其实是不交税的。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如果涉及需要经济补偿的情况,发现数额和想象中不一样时,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原因。

亲亲小保二维码引导关注.jpg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