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延退年龄终止劳动合同,企业不用支付经济补偿?人社部明确了

2025-11-14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在具体实践当中,大家依旧存在不少疑惑,今天整理了大家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未到期,会终止吗?

2025年,提前退休需满足哪些条件?

什么条件可以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

首先,先来看一个2025年最新判例⬇️

一、案例学习

张英,女,1975年1月16日出生,2013年3月16日,张英入职四川某公司工作。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书》期限为2022年3月2日至2025年3月1日。

公司自2019年1月起至2025年2月为张英缴纳社会保险,但张英至今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公司的考勤记录表显示张英工作至2025年1月23日。

2025年3月17日,张英申请仲裁,请求:

1.确认其与公司2013年3月至2025年1月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2.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42,000元;

3.责令公司补办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计70个月)的养老保险。

2025年3月20日,仲裁委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张英不服,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双方对其离职原因各执一词,应视为公司提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一审法院认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本案张英于2013年3月16日入职公司工作,双方开始建立劳动关系。从公司的考勤记录表显示张英工作至2025年1月23日,对张英要求确认与公司自2013年3月至2025年1月存在劳动关系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予以支持。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无法证明劳动者的离职原因,可视为用人单位提出且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张英的出生年龄为1975年1月16日,按照《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其应当推迟1个月退休即2025年2月15日退休,但其于2025年1月23日后未再到公司考勤,双方对其离职原因各执一词,亦无充分证据证明己方主张,应视为公司提出且经张英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给予张英经济补偿金。

张英在公司上班11年10个月,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3,261.62元,公司应支付张英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为39,139.4元。

综上,一审判决:

一、张英与公司在2013年3月至2025年1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二、公司于该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张英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39,139.4元;

三、驳回张英的其他诉讼请求。

公司不服,提起上诉,理由如下:

● 1.张英于2025年1月23日因临近春节公司提前放假而回家,放假时间从2025年1月24日至2025年2月6日,2月7日正式上班,放假完毕后张英未再回公司上班。

● 2.张英于1975年1月16日出生,按照《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其法定退休年龄时间为2025年2月,之后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公司已经提前告知了张英,且在2025年2月向其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通知张英领取,但张英拒不领取。公司为张英购买社保至2025年2月。

二审判决: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终止劳动合同,不属于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二审法院认为,张英与公司签订最后一次《劳动合同书》约定合同期限为2022年3月2日至2025年3月1日,张英的出生年龄为1975年1月16日,按照《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应当推迟1个月退休,即2025年2月15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公司工作人员于2025年1月20日通知张英,因其2025年2月15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要终止劳动合同,要求其签收《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张英未予签字。

同日公司通知全体公司员工放假时间为2025年1月25日-2025年2月6日,2025年2月6日后张英未到公司上班,张英找到公司相关领导协商其保险及补偿问题最终未达成一致。

从整个过程来看,张英于2025年2月15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公司因张英于2025年2月15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提前通知张英将要终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双方劳动合同应在2025年2月15日后终止。

事实上张英于2025年2月6日后就未到公司上班,双方劳动合同终止,而不是视为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经张英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一审法院对此认定不当。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终止劳动合同,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张英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于法无据,不应支持。

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部分事实不清,致适用法律不当,本院予以纠正。二审法院于2025年9月30日作出二审判决,改判公司无需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39,139.4元。

关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是否终止?人社部也进行了明确答复:

图片

看完这里,相信大家还有不少疑惑🤔,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提前退休?如何才能延迟退休?一起往下学习⬇️

二、2025年,想要提前退休需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

上述政策的重点是,想要办理自愿提前退休,需满足三个条件:

✅达到社保最低缴费年限;

✅提前退休时间不得超过3年;

✅办理提前退休时,不得低于原退休年龄下限(女50岁/55岁、男60岁)。

需要注意的是,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应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至少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申请提前退休,需要单位同意吗?不同意怎么办?

答:不需要,坚持自愿原则,只要满足条件,职工个人申请提前退休,不需要与工作单位协商,单位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职工的申请。

三、什么条件可以延迟退休?可以延迟几年?

满足一定条件的职工就可以自愿弹性延迟退休,需要满足:

●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 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

● 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可延迟1个月至3年。

⚠️申请延迟退休,需要单位同意?不同意怎样办?

坚持自愿原则,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如果希望延迟退休的,需要与单位协商一致,另外,单位也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选择提前退休/不延迟退休,养老金会正常发放吗?

男性职工:60岁延迟至63岁,只要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提前退休或不延迟退休,养老金都是正常发放,并且不会打折,也就是说你的养老金,并不会因为你选择早点退休而减少发放,退休手续办理成功次月起正常领取养老金。

四、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

按“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延迟退休的缴纳期数更多,退休到手养老金也更多。

图片

⚠️养老最低缴费年限也会延长?延长多久?

目前最低年限是15年,从2030年开始逐渐提高至20年

例如,你在2029年12月31日前退休,则养老最低缴费年限仍然是15年。

关于缴费年限的疑问也比较多,结合官网回答,解答如下:

具体如下:

1.已经交了13年,还有必要交吗?

——需要,申请退休必须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

2.已经缴费15年,还需要缴纳5年?

——需要对照你在哪一年退休,对照上表中的最低年限要求。

3。如果到退休时,不够最低缴费年限怎么办?

——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需满足严格的条件)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图片

9f9bcf9080ff86fbd194fa8f5ef5ade8_199e0ab4e18_1bc10399b9fa60a.jpg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