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平工资公布!事关社保缴费新基数,你的工资可能要涨...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这些数据的发布,我们将对自己的工资水平有更进一步了解!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01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2024年社会平均工资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
政策全文: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505/t20250516_1959826.html
小编补充:什么是社平工资?
关于平均工资,一般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几种统计指标。
我们在社保业务中常说的“社会平均工资”,在2019年之前一般是指“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9年之后,一般是指“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城市社会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我们来看看这几类就业人员具体的变化情况:
1、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
注:非私营单位——单位性质是属于国有或国家是主要控股的企业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上市公司等
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表3。
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
注:私营单位——私人投资经营的团体及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按区域、行业门类分组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4、表5。
3、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
比上年增加4356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增长2.4%;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增长5.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增长4.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增长3.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增长4.1%。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6、表7、表8。
小编补充:什么是名义增长和按可比口径增长
“名义增长”,就是肉眼可见的数字变化。也就是不考虑其他“干扰因素”直接看工资条上的数字变化。例如:2023年你的月工资是10000元,2024年涨到了10500 元,名义增长率就是5%。
相应的,“可比口径增长”就是排除干扰后的 “真实增长”,把物价、统计范围等各种因素去掉,让数据更 “纯粹”。
02 社平工资影响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部分人员工资上涨
社平工资是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及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
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因为社平工资决定社保上下限,社保上下限确定后,部分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将会变化。
对于员工来说,因社平工资上调,部分人员的工资将会上涨!
03 社平工资上调,这些待遇将受到影响
除了工资的变化,这些待遇也会受到上调的影响:
1、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按照规定,职工本人要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参保缴费基数:
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上限)。
这里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就是指“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平工资。
2、影响经济补偿金封顶标准
“平均工资”在劳动者权益受损时也会派上大用场,因为它决定着经济补偿金的高低。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月社平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社平工资影响单位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最高年限。
3、影响经济补偿金免税范围
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4、影响养老金待遇
社平工资变化会影响基本养老待遇计发基数。
当年度退休的人员,其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金额与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月社平工资息息相关。如果社平工资上涨,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也就更高。
5、影响人身损害赔偿误工费
如果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有可能涉及误工费的索赔。这笔钱的多少,也与平均工资息息相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误工费应当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来计算。
受害人收入状况的确定,根据受害人有无固定收入的不同情况,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没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04 社平工资变化,对HR管理有什么影响?
这组数据的出炉,对HR管理会带来哪些值得探讨的影响呢?
1、社平工资对薪资计算的直接影响
(1)社保与公积金基数调整
社平工资上涨将推高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直接影响企业人力成本与员工到手工资:
工资低于新下限的,按下限缴纳;高于上限的,按上限缴纳。
(2)离职补偿金封顶线变动
经济补偿金“三倍社平工资”封顶线随平均工资上涨,高薪员工离职补偿成本增加,企业需预留更多预算。
2、薪酬策略调整方向
(1)外部竞争力评估
若企业薪酬涨幅低于社平工资或行业水平,需调整策略:
提高薪资水平或优化薪酬结构(如增加绩效奖金、项目提成)。
(2)内部公平性优化
参考行业数据(如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员工平均工资差距),审视内部薪酬差距,平衡公平性与激励性。
3、招聘与人才吸引的挑战
(1)求职者期望提升
社平工资增长推高求职者对薪酬的预期,需:
如实传递薪酬信息,避免过度承诺;
强化非物质激励(职业发展、培训机会、企业文化)。
(2)热门行业竞争加剧
金融、IT等高薪行业人才竞争激烈,应对策略:
校企合作锁定应届生,参与行业活动挖掘人才;
拓展招聘渠道(专业社群、社交媒体)。
4、员工保留与满意度管理
(1)薪酬满意度监测
若员工薪资涨幅低于社平工资,易引发不满,需:
定期调研员工满意度,及时调整薪酬。
(2)福利与激励补充
通过灵活工作制、股权激励、培训计划等非薪资手段,提升员工忠诚度。
5、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1)成本上升压力
社平工资增长直接推高人力成本,应对措施:
优化岗位配置,减少冗余;
提高效率,合理规划薪酬结构。
(2)成本效益平衡
核心岗位(技术、业务关键岗)加大投入,非核心岗位采用灵活用工。